02
—
屋顶的演变
最早建造居所的先民可能就是采用木材将整个居所支撑起来,并将茅草覆盖、捆扎、编织在倾斜的木柱上,建立起安全温暖的居住空间。这种材料和形式的选择恐怕是先民们生存环境所导致的一种必然。
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了很多半地穴建筑遗址,根据遗址推测,当时建筑中间通常有2-6根较粗的木柱,周围密排较细木柱,屋顶形状可能在圆锥形之上,结合内部柱子,再建造一个两面坡的小屋顶。
可以说有建筑伊始,中式建筑就有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的,“大屋顶”。
新石器时代后期产生了正脊长于正面屋脊的梯形屋顶。这一屋顶形式至汉代时仍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用。
图片
西汉铜扣饰(梯形屋顶)
图片
模拟新石器时期干栏式建筑
汉代建筑已经出现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五种基本形体和重檐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的一些特点到汉代已基本形成,屋顶形式是其中重要一环。
汉代以后屋顶形式的进一步丰富主要是由于审美需求上的丰富、建筑用途的细化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例如硬山顶的运用就主要源自砖产量的提高。同样的,尽管汉代就已经掌握砖拱和穹窿的建造技术,但由于在房屋建筑中并没有迫切的需要,这一技术要晚很多才应用于砖塔的建造,用于房屋殿堂就更晚。在汉族地区砖拱用于重要的殿堂建筑时,
具体的屋顶形式,至南北朝时,出现了勾连搭。后来又陆续出现单坡、丁字脊、十字脊、盝顶、拱券顶、盔顶、圆顶等,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复杂形体。为免文章过长,屋顶组合形体将另文介绍。
03
—
屋顶的等级
谈屋顶形式就不可避免要说到等级。实际上中国古建筑在很多方面都被要求体现出等级差异,尤其是建筑规模和建筑装饰方面。这与儒家文化强调尊卑有序密切相关。
《春秋榖梁传注疏》载:“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楹即是,柱。春秋时已经在建筑颜色方面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了。
唐代是已经形成屋顶尊卑等级的使用习惯,重要建筑物多用庑殿顶,其次是歇山顶与攒尖顶,极为重要的建筑则用重檐。
宋代政治君权相对受抑制,北宋时虽规定除官僚宅邸和寺院宫殿外,不得用斗拱、藻井、门屋及彩绘梁枋,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但事实上有些地主富商并不遵守。
至明清时,等级制度更加严格,除宫殿和宗教建筑一般不允许使用庑殿顶。但,屋顶形式所代表的等级制度与前述春秋时颜色使用方面的等级制度还是有所不同。
屋顶形式所代表的尊卑不仅仅是标示使用者身份的尊卑,更重要的是在一组建筑中区分等级。
最明显的例子是明清故宫建筑群。
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等级最高,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图片
太和殿
同为重檐庑殿顶的乾清宫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场所,等级略低于太和殿。(虽均为重檐庑殿,但脊兽少一只。)
乾清宫
另外坤宁宫也为重檐庑殿顶,一方面坤宁宫作为皇后寝宫,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有其重要地位。另外,坤宁宫还是清代皇帝举行婚礼的地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片
较重檐庑殿顶低一级的是重檐歇山顶,三大殿中的保和殿为重檐歇山顶。保和殿在明代为重大典礼仪式时皇帝更衣处,清代为殿试地点。
图片
保和殿
较重檐歇山低一等级的是单檐庑殿顶。弘义阁、体仁阁为单檐庑殿顶,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面东,与体仁阁相对而立。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该库收存。
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皇帝画像)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
弘义阁与体仁阁作为太和殿的陪衬建筑左右对称,建筑形式完全相同,楼阁形式,两层之间设腰檐,屋顶为单檐庑殿顶。
图片
弘义阁
比单檐庑殿顶低一级的是单檐歇山顶。故宫内廷东、西六宫均为单檐歇山顶,东六宫指承乾宫、景仁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东西六宫为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这些宫殿的名字也随着宫廷影视剧而家喻户晓。
图片
承乾宫
图片
延禧宫(图中为1909年始建的水殿,也是故宫的一个看点 )
图片
景仁宫
斋宫是皇帝祭天地前斋戒的地方,该建筑也是单檐歇山顶。
图片
斋宫
许多人认为悬山顶等级高于硬山顶,实际上悬山顶与硬山顶均为民居常用形式,已并无多少等级上的意义。
明清以来,砖的产量提高,硬山顶以其防火性能优越迅速普及。故宫悬山顶建筑远少于硬山顶,位于传心殿院落的景行门为悬山顶。
图片
景行门
图片
传心殿
传心殿是清代皇帝御经筵前行“祭告礼”之处。“经筵”是专为皇帝研读经史开设的讲席,一般于每年春季的2月至5月和秋季的8月至冬至间举行。
可以说传心殿是一组宗教建筑,其安置皇师伏羲、神农、轩辕,帝师尧、舜,王师禹、汤、文、武的牌位的核心建筑“传心殿”为硬山顶,此设置也可看出悬山顶并非较硬山高等级的形式。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硬山高级一点,只能说悬山硬山均非高等级建筑形制,并且无高下之分。故宫中大量库房、服务人员用房均使用硬山顶。
如前面所说,尤其在故宫建筑群,屋顶形式所标示的建筑等级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故宫建筑群内的等级区分。如前述传心殿,作为祭祀用建筑,根据其祭祀对象,如不是设置在故宫内,恐怕会使用更高等级的屋顶形式。
同在故宫建筑群内的内阁大堂也采用了硬山顶,作为大学士办公和留宿的地方,可以说是清代最高行政机关,但因在故宫中,也只能采用没什么等级的硬山顶。
这一方面说明在皇帝面前所谓大学士也不过是奴才,并没有多高的地位。另一方面,采用这种形式也是由于屋顶形式的等级排序更多是满足故宫建筑群内部的等级关系的相互比较、排序、展示。
图片
内阁大堂
如果不是在故宫内,莫说大学士办公之所在,就是一个府县衙门也要庑殿顶了。当然,黄琉璃瓦顶也是一种等级象征。
图片
淮安府衙
另外,传统上四角攒尖顶常用于亭子,并无等级之说。但使用四角攒尖顶的中和殿,其等级显然高过故宫内使用单檐歇山的诸多建筑。
结合其与单檐庑殿顶的弘义阁相同的七脊兽设置,可以理解其采用正方形平面,四角攒尖顶主要是建筑艺术效果的需要,满足三大殿起伏错落的节奏感,并避免与前后建筑的重复。其等级应按照单檐庑殿顶考虑,可以将其视为正脊收缩为零的单檐庑殿顶。
图片
中和殿
天坛祈年殿的重檐圆攒尖也类似,其之所以采用圆攒尖是对于天圆地方的模拟,其蓝色琉璃瓦也有蓝天之意。从建筑等级考虑,不应将其视为无等级的攒尖顶。
总之,屋顶形式的多样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也是看点之一,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着力点和着眼点。
上半部分链接如下:
前情提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