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同时字数变化不大,帮你改写这篇文章。
---
1997年,陈独秀的女儿陈子美因突发重病,花费了不少医疗费用。加上之前拖欠的住房管理费,累计欠款已经达到一万三千元。
在朋友们的多方帮助下,陈子美偿还了一部分欠款,但仍然有六千元的债务未清。
当时,法院下达通知,警告如果陈子美不能按时偿还这笔住房管理费,她在美国所拥有的住房将面临拍卖以抵债。
正当她陷入经济困境、举步维艰时,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慷慨送给她六千美元,帮助她渡过难关。
陈子美的外祖父高登科,少年时被太平军牵涉,辗转北方多年,长期生活在军营之中。后来,他官运亨通,返回家乡扩大产业,积累家业。
不久,高登科将大女儿高晓岚嫁给了怀宁县的陈独秀。高晓岚出身农村,像许多乡村妇女一样,不识字。
由于夫家远离娘家,她无法经常回家,常常托丈夫代为书写家信。
展开剩余88%娘家中懂字的人也不多,便由她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替她回信。
高君曼的母亲亓氏对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女儿高晓岚抱有偏见,却对自己亲生的高君曼溺爱有加。在那个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亓氏居然没有让女儿缠足,还供她读书上学。
因此,姐妹俩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性格、见识与能力。
信件来往中,陈独秀注意到这位小姨子字迹娟秀,文笔流畅,甚是欣赏。
随后,两人便开始直接通信。
高晓岚担心丈夫在外不忠,默许妹妹与丈夫书信往来。后来,两人甚至见面,陈独秀还带着高君曼去了杭州同居。
此事激怒了高晓岚,也令高家长辈震怒。陈家得知后亦极为愤怒。
不久,陈独秀和高君曼的同居关系有了结果,生下女儿陈子美,之后又生了儿子陈鹤年(即陈哲民)。
后来,高晓岚因病去世。高君曼得知后带着孩子前往陈家祭奠,结果竟被陈家人拒之门外。
高君曼的抗争无效,自此便断绝了与陈家的来往。
她与亲人对立而得来的感情,却未能长久。为何她最终与陈独秀离婚呢?
据高君曼的外孙女回忆,临终前她曾对太婆亓氏说:“子美将来若找女婿,千万别找搞政治的,太不稳定,受不了。找个经商做生意的就行。”
后来,亓氏便按照这标准为孙女陈子美选了丈夫,然而遇上的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由于陈独秀长期投身革命,辗转东北,陈子美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充满了颠沛流离。
因此,陈子美继承了父亲的倔强与自立,勇敢果断,敢作敢为。
1927年以后,陈子美离开父母,从南京独自一人去了山东,边工作边学习收发电报技术。
学成后,她来到杭州,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杭州电信局,继续边工作边进修。
1931年,高君曼不幸去世,这对19岁的陈子美是沉重打击。父亲长期未能联系,如今母亲又永远离去。
她忍着悲痛前往南京为母亲办理丧事,之后返回杭州。
不久,陈子美认识了她的第一个丈夫张国祥。
当时陈子美是电信局的电报员,张国祥在一家旅行社工作。经朋友介绍,初次见面时,张国祥即被她年轻美貌所吸引。
据说陈子美曾就读于上海“市三”女中,是校中的校花,可见其容貌之美。
随后,张国祥常找她,没多久便提出结婚。
起初,陈子美犹豫,便赴上海找外婆亓氏商量。张国祥每次去看望外婆都会带礼物,态度孝顺,且条件符合亓氏对女婿的期望。
于是,在外婆的劝说下,陈子美答应与张国祥结婚。
然而,亓氏和陈子美都不知道,张国祥在娶陈子美之前,已婚且有数个子女。
他们在两个地方举办婚礼,其中一处是张国祥的老家上海。
张国祥的妻子蔡氏因害怕丈夫,没有把真相告诉陈子美。那时,张国祥和蔡氏尚未离婚。
1933年,陈子美生下长子张肇山,次年又生一女张树仪。
1936年,诞下次女张树德。
由于孩子出生频繁,陈子美又要工作又要照料孩子,生活压力巨大。张国祥于是提议请“保姆”。
令陈子美震惊的是,这个“保姆”竟是他的老妻蔡氏。张国祥谎称“保姆”是他的表妹。
蔡氏带着她与张国祥最小的女儿一起来到陈家。
过了一段时间,蔡氏心生不满,想向陈子美透露真相,但不敢当面说,只向邻居们道出秘密。
陈子美得知后,张国祥痛哭流涕地向她道歉,并与蔡氏离婚。
但张国祥让蔡氏继续住在老家,陈子美则因不必天天见到,心软同意。
1937年,陈子美生下四子张树范,1938年诞下五子张肇君。
下半年,夫妻带着五个孩子迁往重庆。为谋生,陈子美改学妇产科。
她聪明且文化程度较高,很快掌握了接生技术。
一年后,家人辗转多地,回到上海。此时夫妻俩均无固定工作,陈子美在不明背景的帮助下,为张国祥争取到江苏泰州一家小储蓄所“行长”的职位。
早年,周佛海和陈公博均曾是共产党成员,后转为汉奸。
期间,张国祥曾让陈子美在泰州居住一段时间,但她未能找到合适工作,只能奔波于泰州和上海之间做小买卖。
两地分居期间,张国祥与其他女子有染。
事情曝光后,陈子美决定离婚。她希望带走大儿大女,但张国祥坚决不同意,一个孩子也不让带走。
陈子美遭受重创,却未曾消沉。
上海解放后,她与李焕照结婚,育有两个儿子,昵称“宝宝”和“毛毛”。
当时,政府推广“新式接生法”,陈子美在重庆学的妇产技术得以发挥。
她成为一名接生员,兢兢业业。
那时全国实行低工资政策,李焕照开推土机收入微薄,生活艰难。
张国祥与陈子美所生的大儿子张肇山体谅母亲辛苦,时常寄钱帮忙。
但陈子美与前夫子女交往频繁,李焕照对此极为不满,甚至对孩子寄来的钱也感到嫉妒。
50年代中期,李焕照调至广州砖瓦厂工作,陈子美随后也移居广州。
在那个特殊年代,处境艰难的陈子美带着两个儿子,凭借一只空油桶,偷渡到香港。
在香港,她开始做生意,经营情况不错。
一年后,她以旅游签证独自前往美国,时年64岁。
在美国生活异常艰难。1997年,疾病和拖欠的住房管理费几乎让她崩溃。
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舆论纷纷呼吁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应当帮助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女。
领事馆确认陈子美身份后,派人探望,并送上6000美元,据称这笔钱由上海商会驻纽约联谊会托付他们代为转交。
但陈子美自己认为,这钱实际上是领事馆直接给的。
2004年4月14日,陈子美在美国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3岁。
参考资料:《对陈独秀侄女的一次访问》、《陈独秀 身世·婚恋·后代》
---
你觉得这样的改写怎么样?需要调整风格或者增加更多细节吗?
发布于:天津市